误区一:没有好的钓具所以就钓不到鱼钓鱼不是好的渔具就能狂上鱼的。要知道我们钓鱼人面对的对象只是普通的鱼儿,不是任何国家进口的,也不是任何大企业生产的,鱼是自然的鱼,鱼儿上钩是因为要吃而上当的,并不是冲着名牌渔具来的,这个要搞清楚。
当然了,好的渔具在钓鱼过程中会给人更好的享受,比如好的鱼线与鱼钩中鱼后折钩断线的机率要小得多,好的鱼竿中鱼后手感也不一样,只要自己能力所及就好、够钓就好,要知道渔具的目的只是钓鱼,而不是为了赶潮流趋势。
误区二:总以为别人的饵料要比自己用的那个好同一钓场,别人上鱼,自己就是没鱼口,总以为别人用的饵要比自己的好,还有别人的窝料也比自己的强。同一种对象鱼,对饵的要求不是很高的(只要你不用拉饵去钓鲶鱼),其它的就没有多大的区别。
比如钓鲶鱼,一个用小鱼小虾,一个用蚯蚓,一个用鸡鸭肠,你说那个好?对鲶鱼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只要鲶鱼发现,以上任何一种饵它都不会放过的,可是就是有人会上鱼,而有的人总是会空军。
这跟饵没有什么关系的,主要是鱼的活动范围以及生活规律所决定,比如白天:鲶鱼的活动范围很小,基本是在光线弱的(阴光)的地方,白天只有把饵投到它的活动范围,才有机会钓上它。此外,还有你所在的钓点水域的情况与你所采用的钓法是否合适。
比如有乱石头的钓点,那是鲶鱼喜欢呆的地方,如果你钓底时,恰好你的饵进入小石头缝里,鱼就是发现了,要吃也无法吃到。钓鱼会有很多的因素影响到结果的。还是那句话:别老想办法去了解他人的钓饵,有时间去了解一下鱼的生活习性,然后对鱼下手,那比什么好饵效果都好。
误区三:不要以为越贵的饵就效果越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水域,不同的鱼对饵的效果也就不一样,其它地方钓得很好的饵,到你那儿也许就不行了。什么饵也比不了天然的饵、比如蚯蚓、幼虫、成熟的果子、谷类等,这是因为鱼们经常吃得到的东西,如果换成一种它们没吃过的东西,说不定鱼儿还要在那琢磨半天不敢下手呢。
学会自己配制一些常用的简单的饵料,对不同的鱼配制不同的饵,越自然越简单越好,要知道鱼是因为饿了才吃,觉得安全的才吃,其它的根本不去想。
误区四:钓法模仿见别人用那种钓法钓到鱼多了,就学人家用那种钓法去钓,钓鱼没有主见不行。昨天有同一个钓点别人用拉饵钓浮效果很好,这不代表你今天用他同样的方法在同一个地方就能爆箱。这是因为天气不同,水温不同与鱼儿的活动规律不同,鱼一般是群居活动的,所以很难肯定那群鱼天天在同一个地方等你来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