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已将近尾声,属于钓鱼人的初夏就要来了,初夏属于春夏的过渡阶段,虽然气温较之前有所上升,但是还没有进入盛夏时酷热。
因此这一阶段鱼情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这段时间鱼对水温和溶氧量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
所以此时要想在初夏钓鱼时有个好鱼获,就要掌握一些初夏垂钓秘诀,趁盛夏到来前过足钓鱼瘾。
初夏中午时段路边的人和车都比较多,鱼儿警惕性较高,不会冒险出来觅食,同时水温也不适宜鱼儿活动。
因此初夏钓鱼时要趁气温偏低的早上或下午时出钓,夜间钓鱼也不错。早晨5时-10时,傍晚16-19时是鱼儿觅食的活跃阶段。
这两个时间段气温逐渐下降,鱼儿觅食性增强,除此之外,初夏的阴雨天全天都很适合出钓。
俗话说“夏钓深”,但是初夏并不适合在深水区作钓,初夏的气温在10-25°之间,这时的鱼儿主要在中浅层活动。
所以钓友们可以像春天那样钓浅滩,可以选择汇水湾、入水口、水库的下风口或是浅水区有水草的草洞、草缝处作钓。
许多钓友可能初夏钓鱼时跟别人用同样的饵料,可鱼获就是不给力,这可能是调漂出现了问题。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所以在调漂上一定要灵活。调灵还是钓钝需要紧跟鱼情变化来作出判断。
通常情况下在鱼口比较轻的时候,不建议调灵,因为这样会影响鱼儿吃饵,特别是在野钓的时候,容易出现小鱼杂鱼闹窝情况。
导致饵料沉底较慢,被一些小鱼杂鱼截口,钓不到目标鱼,影响作钓心情和中鱼率。
若是在鱼儿离底的情况下,则不建议钓钝。总的来说,调灵还是钓钝除了要根据鱼情变化来灵活调整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也需要多加注意。
春天时作钓宜用荤饵如红虫、蚯蚓等,但是到了初夏,再继续用荤饵垂钓的话,小鱼杂鱼追饵闹窝的现象会很严重。
初夏时候是大部分淡水鱼出没的阶段,类似于草鱼、鲫鱼、鲤鱼等,这些鱼类喜食素饵。
所以初夏时段要想避开小杂鱼,专钓大鱼的话,就可以在素饵里加入一些倾向性的诱鱼小药。
小鱼一般不喜清香型饵料,会自行绕开,但是对大鱼的诱惑力却很强。在制作时我们可以采用玉米粒,搭配20克蜂蜜,75克米酒一起搅拌均匀。
初夏时水温较为适宜,许多大鱼会选择在这时候出来觅食和活动,许多钓友都能在初夏时钓到大鱼,但有时候会因为溜鱼不当导致到手的大鱼逃走了。
一般在钓到大鱼时,一定要沉住气,生拉硬拽容易导致断线跑鱼,所以这时候需要慢慢溜鱼,等到大鱼被溜的精疲力尽时再拉上岸也不迟。
另外溜鱼时还要注意鱼竿的角度,若是在流水水域作钓,钓到大鱼之后可将鱼竿竖起来斜着向下的方向去。
若是在静水水域中作钓,可将鱼竿上扬45°,然后斜着左右溜鱼即可。
结语:俗话说,“钓无定律”,在钓鱼时除了要看鱼情、天气、钓法等因素外,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所以说在作钓时需要灵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