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都会借助浮漂的位移情况来作为观察水里面是否有鱼儿上钩的手段。因此,垂钓者能否及时发现并辨别浮漂的位移情况是否是有鱼儿上钩就显得尤为必要了。而观察到是否有鱼儿上钩也并不是垂钓者观察漂相的唯一目的,垂钓者通过观察漂相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垂钓者确定最佳的提竿时机提供一定的帮助。
当垂钓者通过观察浮漂的位移情况确定是有鱼儿上钩之后,垂钓者就可以及时提竿,避免鱼儿在吃食之后跑鱼现象的出现。而若垂钓者通过辨别浮漂漂相确定并不是有鱼儿上钩或者是鱼钩还没有钩住鱼嘴的时候,垂钓者就可以避免过早提竿而导致的跑鱼现象。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观察浮漂是否发生位移以及浮漂的漂相对垂钓者最终的渔获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常去垂钓的垂钓者应该知道,浮漂的漂相一般表现为点漂、黑漂、送漂、移漂、抢漂等。而不同的漂相在辨别方法上都是不一样的。垂钓者若想要正确把握提竿的时机,那么垂钓者就必须了解并掌握浮漂的不同漂相。
这里主要介绍点漂、黑漂、送漂、移漂、抢漂中的比较常见的一种漂相,那就是送漂。有些垂钓者可能会认为在使用台钓钓法进行垂钓的时候,出现送漂是一个不正常的漂相,而在小编看来,台钓钓法中出现送漂现象是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
送漂,在漂相上主要表现为浮漂上升到水面之上。因此,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发现浮漂上升到水面之上的时候,一般就是表明有鱼儿上钩了。不少垂钓者在使用台钓钓法进行垂钓的时候,会选择钓底,因此小编在这里主要针对钓底这一现象具体分析一下出现送漂的现象。
当垂钓者在使用台钓钓法钓底的时候,若其选用的浮漂是长身硬尾漂的话,浮漂的浮力本身就比较大,其很可能就会导致送漂现象的出现。同时,若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所调的目数和钓的目数比较接近的时候,也就比较容易出现送漂这种漂相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时,送漂这种漂相是有一定的目标鱼的,并不是所有的鱼类在吃食的时候都会出现送漂的情况。一般而言,只有鲫鱼这种鱼类在吞食钩饵的时候,会出现送漂这种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鲫鱼在吞食钩饵之后,会本能地抬头向上游游,因此就会带动浮漂向上移动,从而出现送漂的现象。
而其他一些鱼类,如罗非鱼,则会在吞食钩饵之后,导致浮漂向下沉。当然了,也并不说浮漂在向上移动的时候,就一定是有鱼儿上钩了。有时候在垂钓者刚刚抛出竿,钩饵在下降的过程中会出现不断溶散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浮漂向上移动。
所以,垂钓者在观察到浮漂发生一定上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再观察浮漂是否还有停顿以及下顿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浮漂在上升之后出现停顿就是表明有鱼儿上钩了。但是,有时候出现停顿则是因为有小杂鱼无法直接吞食钩饵而出现的顶饵。而若浮漂在上升出现停顿之后,再次出现下顿的情形的话,垂钓者就可以及时提竿了。
总之,送漂这种漂相在台钓钓法中也是一种比较常见,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以免错过最佳的提竿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