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有愉快的钓鱼体验,寻找一处鱼量充沛的地点就是重中之重,试想,如果我们选定的位置恰好鱼儿的密度很大,那无论如何,上竿都有了保障。
为什么钓友们现在注重技巧、饵料等,这是因为现在钓友们面临的是水域广阔但鱼量稀少的局面,所以拼细节就成了保证上竿量的关键,现在网络上的套路越来越多,钓友们掌握的知识大多雷同,成败的关键主要还是看谁的细节更加到位。
一年四季,温度湿度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鱼的状态,一个好钓位可以让钓友事半功倍。
挑选钓位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避免选择到没有鱼生存的死水。
一个好的钓位,一定要同时满足温度、地形、水流等多项条件,想要定下钓点,就要先看水流动的方向、判断风向风速、水的深度,优秀的垂钓人可以从细节中判断出是否有鱼、鱼的体量、鱼的种类,可以提取到足够的信息。
有很多热爱钓鱼的钓友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觉得一个人太孤单,就呼朋引伴,大家一起坐在河岸边甩竿子。
还有一些钓友,看到一片水面上坐着几个人,觉得这里鱼量肯定大,自己也坐在其中,这是两种错误的做法,不能说一点收获都没有,但肯定和你的预期会大相径庭。
钓友们,寻找钓点最好是远离人群,自己一个人在一个位置上,人多了,声音杂乱,鱼容易被吓走不说,每个人的渔具又各不相同,长竿肯定优势会更大一些。
有时候鱼上钩了,刚想引鱼吃得深一点,旁边开始哗啦啦的收线,钓友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猎物跑走,所以人越多,鱼就越难钓,这是恒久不变的真理。
很多钓友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野钓,一定要用味道浓的饵,这是觉得野生鱼没什么见识,看到吃的就会往上扑,其实鱼反而对味道清淡的素饵更加情有独钟。
再有就是形状方面,有些强迫症的钓友会刻意捏成圆形、方形等,方便鱼儿食用,其实不必花这些心思也是可以的,毕竟野生环境下,鱼的食物形状都是千奇百怪,太刻意反而会弄巧成拙。
最后就是颜色了,要清楚地了解每种鱼的喜好,才能因地制宜,比如草鱼就很容易被绿色吸引,鲤鱼就比较擅长发现棕褐色的鱼饵,这都是需要磨炼的小技巧。
钓友们竿子一甩,根本不在意自己会钓到什么鱼,满脑子都是有收获就行,这就仿佛一个flag,有了这种随遇而安的想法,注定你不会有很高的收获。
经验丰富的钓友,会根据出行当天的天气、目的地的湿度等情况提前做好判断,比如氧气充足,但温度比较低,那比较喜欢在深水区的鱼上钩率就会提升,一竿上来不是鲤鱼就是青鱼。
如果是炎热的夏季,那么像是草鱼这种比较耐高温的鱼类就很容易上钩,所以钓友们,判断一个钓点,一定要结合很多方面综合评估,千万不能人往我也往,亦步亦趋,只能空桶而归。钓鱼就是这样一个需要思考的挑战性运动,只要把握住了细节,钓友们一定会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