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通过浮漂的动作我们可以判断水下有没有鱼咬钩,什么时间提竿等等。在野钓中浮漂的选择和使用比饵料更加重要,用对了浮漂才能钓到鱼。
之前的文章写过如何选择一只好用的浮漂,浮漂拿到手了接下来就是如何调漂。调漂的步骤就不用多说了,之前提到过很多次,还有不会调漂的朋友们可以到网上搜一搜有很多教调漂的视频一看就明白。
今天我们不说怎么调漂,而是聊一聊调漂中要注意的几个细节。成败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只要认真学习并且练上几次新手很快也能学会调漂,但是他们调出的浮漂总是不如老手好用,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一些细节没有做好。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些调漂中的细节希望对钓友们有所帮助。
重铅找底是我们调漂的第一步,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用一块足以将浮漂拉入水中的铅皮裹在铅皮座上抛竿,然后向上移动浮漂直到浮漂漂尾露出水面一两目,这个时候皮到水面的长度就是水深。
这里要注意一个细节那就是抛竿测水深时要让鱼线垂直向下,有的时候我们在抛竿时不注意,抛竿后鱼线是斜的,水线和水底有一定的夹角,那么这样测量出来的水深比之真实的水深就会深一些,这就不利于我们接下来的调漂。想要让鱼线和水底垂直就要多加练习抛竿,抛竿时将铅坠抛出后可以后撤一下鱼竿然后再将鱼竿前推,这样就可以很有效的避免鱼线不垂直的问题。
另外一个要注意的细节是在找底的时候要勤快多找几次底,这样一是可以减少误差,二是可以侦测一下水底的情况。通过多次找底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水底的地形,哪里有障碍物哪里有凹陷,这些对于钓鱼都很有帮助。特别是钓点处如果有一处凹陷那么鱼儿大多会聚集在此处活动。
找底之后我们就要下移浮漂,然后通过修剪铅皮上浮漂上浮直到露出水面的漂目达到我们想要的调目。在剪铅皮的时候往往会出现问题,要么就是每次剪下的铅皮很少需要剪多次才能达到所要的调目,要么就是一下剪太多导致铅皮过轻,这个就比较麻烦了。
要避免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浮漂下沉的速度来解决。当我们抛竿之后观察浮漂站立和下降的速度,如果浮漂站立得快、下降速度也快,那就说明铅重的重量远超浮漂的浮力,我们剪铅皮的时候就可以大胆的多剪一些;如果抛竿后发现浮漂站立得慢、下降速度也很慢,那么这个时候铅皮的重量就接近浮漂的浮力了,我们剪铅皮的时候就要小心一些一次剪下去一点,慢慢的调整。
在熟悉的水域垂钓,对于水底的地形和鱼情都很熟悉,可以根据当天的水温直接确定钓目。但是我们在野钓的时候往往会去一些陌生的水域对于当地的鱼情不了解,这个时候应该怎么确定钓目呢?
有的朋友认为浮漂越灵敏越好所以就调得很灵,采用调高钓低的方式;还有的钓友听了野钓也钓钝的说法从而将浮漂调得很钝。这两种方法都过于极端了,野钓的环境要求我们浮漂可以调得钝一些,有的时候还要重铅钓底,但是并不是野钓就要调钝,而是要根据垂钓时的情况来调整灵顿。
所以我们在野钓不知道应该调灵还是调钝时可以将浮漂调的偏钝一些,一般让钓目等于调目即可。这样调漂浮漂会偏钝但还不会特别钝,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大致是一钩躺底一钩轻触底。当然这样确定的钓目只是试钓,在接下来的垂钓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接着调钝还是重新调灵一些。
成败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钓友们在调漂时一定要注意以上几个细节,一点小小的改变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