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应该是广大垂钓爱好者最喜欢垂钓的对象鱼之一。大部分钓友开始学钓鱼应该都是从钓鲫鱼开始的。那么今天就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在冬春季节,我们垂钓鲫鱼的时候最常见的7种漂相。 今天所说的7种漂相主要还是针对黑坑垂钓鲫鱼比较适合。因为野钓鲫鱼的话,资源才是王道,技术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第一种:清晰的顿口,然后提竿中鱼 钓鲫鱼最理想的漂相就是浮漂有力地下顿1到2目,浮漂给口清晰而且干脆,不拖泥带水,然后提竿中鱼。这种漂相应该是钓鱼人最喜欢的漂相之一了。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发现鱼钩正中鱼的上嘴唇就说明我们的调漂刚刚好。如果发现鲫鱼中钩的位置在下嘴唇或者是侧面的话,就说明我们调钓得有些过钝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稍微的下拉浮漂半目左右看看中鱼的效果如何,一直调整到中鱼到上嘴唇就好。  第二种:浮漂下顿明显,但空竿比例大 大部分新钓友在黑坑垂钓鲫鱼的时候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明明浮漂的顿感清晰,为什么抬杆总是空竿比较多?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从多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调钓及其他细节是否做得到位。 1、线组过大;如果线组过大,特别是我们的子线过粗的话,会对鲫鱼造成一定的挡口情况,浮漂的反应就是有顿口,但是抓不到正口。 2、调钓过灵;浮漂调得过于灵敏,鲫鱼在吃饵的时候会放大浮漂的动作,特别是黑坑垂钓遇到滑口鲫鱼的时候,影响非常大。  3、鱼钩过大;这一点应该比较好理解,就是鱼钩过大,鲫鱼无法完成干脆的吃饵,虽然浮漂有动作,但是鲫鱼没有正在地吃到嘴里,所以会出现空竿的情况。 4、饵料状态;特别是我们用拉饵垂钓的时候,一定要让饵团保持完整性,不然鲫鱼咬钩的时候只是吸食到了部分饵料,浮漂出现动作,抬杆的话鱼根本就还没有吃进去。 第三种:浮漂有动作,但是还是空竿多,经常锚鱼 1、鱼层比较乱 当我们在黑坑垂钓鲫鱼的时候一般都会用散炮来打频率诱鱼。但是如果我们掌握不好散炮的饵水比例的话,在抽窝的过程中就容易造成散炮在水面或者下底的途中散落导致鲫鱼上浮后打乱鱼层。  2、饵料或者窝料味型过大 垂钓过程中,如何我们使用了小药或者味型较大的饵料或者窝料的话,虽然能够把鱼诱惑过来,但是它就是不吃饵。这时候浮漂虽然有动作,但是就是打不到正口。 而且有时候由于饵料味型大,导致鲫鱼的活性大,我们抬杆的时候就极其容易锚鱼。往往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改变我们饵料或者散炮、窝料的味型。 第四种:抛竿后浮漂短暂漂浮于水面,或有轻微的斜拉入水  如果你抛竿后,浮漂都没有下沉的过程就已经躺在水面上,基本上很大可能是小白条、小翘嘴或者鲢鳙接口了。 那么如果在浮漂下降的过程中突然回顶后横漂,就有可能是鲫鱼接口。这种情况基本上都是我们在快速抽窝的过程中会经常的遇到。比较常见的就是我们钓鲫鱼的时候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鲢鳙闹窝导致。 第五种:浮漂在入水过程中反复地上上下下后快速跳动或者快速黑漂  一般这种情况的话,基本上都是小鱼闹窝的典型漂相。比如在广东遇到小罗非闹窝一样,饵料根本就没有到底的机会。还比如我们常见的白条、麦穗等小鱼抢食的时候,漂相也基本一样。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鱼在水中蹭线导致的。 遇到这种情况的话,一般都是换上大一定的漂然后加大铅坠的重量,让饵料快速到底,避免小鱼在中途的抢食。 第六种:浮漂到位后,浮漂出现慢慢地上浮或者下降1到2目 一般遇到类似情况的话,基本上有二种可能: 1、遇到了鲢鳙闹窝,鲢鳙在饵料周围呼吸游动会导致饵料移动从而导致浮漂会出现缓慢下沉或者上升。  2、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小鱼吃饵或者虾吃饵导致的。小鱼小虾无法一口吞食饵料,所以浮漂就会出现缓慢的下沉或上浮。 如果遇到上述情况的话,我们需要稍微的回拉一下鱼竿,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突然出现急促的浮漂下顿,需要马上抬杆,说不定有惊喜。 第七种:浮漂就像在水缸里面一样,一动不动 如果在同一片水域,别人上鱼,你的浮漂稳如泰山的话,那就要考虑是不是我们调漂思路不对,饵料不对。如果同一片水域大家都不上鱼的话,那就要考虑该水域是否有你垂钓的对象鱼。  但是要是浮漂一直没有动作,但是你提竿居然中鱼了,就充分地说明调漂太钝了,鲫鱼在吃饵的时候,由于太钝,浮漂没有给出动作。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赶紧调整调钓。 今天就跟大家简单分析了一下在冬春季节垂钓鲫鱼,特别是黑坑垂钓鲫鱼的时候出现的7种漂相,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