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钓鱼无非是将饵料丢进水里被鱼儿吃,然后提上来就可以了。但只有钓鱼人自己才明白,想要钓得好,还是要掌握很多技巧的。在新手钓友眼里,饵料,调漂,是钓鱼中最关键的环节。但实际上还有很多环节都在影响着渔获,比如说很容易被新手钓友忽略掉的“子线”。接着这个机会,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子线对渔获的影响,希望新手钓友们看完后有所感悟。
如果是自己绑钩的钓友,应该能够发现子线尺上有不同的刻度。如果观察力够强的话,也能发现高手的子线合理,各种线径和长度的子线都有好几种,这难道是个人喜好不同?显然不是的,那么长短子线的选择有什么技巧呢?什么时候用长子线,什么时候用短子线?
个人认为,子线的长短选择,主要是基于鱼情的判断来选择的,比如说窝子里小鱼闹窝,
目标鱼是小鱼,鱼口比较快,想要将鱼压在某个水层,那么这时候适合用短子线。如果钓大鱼,鱼口比较慢的时候,需要对多个水层进行搜索的时候需要用长子线。
可能有的钓友就有疑问了,难道长子线和短子线之间真的有这么大的区别吗?路人甲这样给你分析一下你就明白了。其实浮漂翻身站立后再到我们设定的钓目,这个过程其实是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的。第一个部分,是铅坠到位,并且占据了浮漂大部分下沉的目数,因为铅坠比较重,所以这个过程比较快。第二部分是铅坠到底后子线的摆动,自由到位的过程。那么这2个过程中,长子线和短子线有什么差异呢?
浮漂翻身的动作是由于铅坠的重力,用短子线的时候,会让铅坠到浮漂直接的距离变长,浮漂翻身到入水的时间相对较长。
但是子线短,子线摆动到底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用短子线的时候,鱼饵刚刚入水就被铅坠以极快的速度下沉,这个过程速度比较快,饵料吸水的量不大,小杂鱼们也赶不上饵料下沉的速度。即使有截口,也是底层鱼的截口偏多。所以,短子线可以加速饵料到位的过程,让饵料迅速到底。
长子线的特点是浮漂翻身会略早一些,但是钩饵到位的时间比短子线长。铅坠到位后,长子线在水底的摆幅会更长,速度更慢。在这个过程中饵料会一路吸水,雾化。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用长子线时浮漂的动作是这样的,浮漂快速翻身,但下降缓慢,下降到某个目数的时候以更加缓慢的速度下降到钓目。(注意了,长子线和短子线都有这样的表现,但是长子线更明显)这种状态下,就很容易出现截口,对我们搜索鱼层有很大的帮助。而且长子线摆幅大,入水的状态更自然,有利于减少鱼儿的警惕性。另外,长子线在下摆的过程中,弯曲幅度比较大,但却可以过滤很多小信号,出来的信号更真实。
当然,长子线也不是没有缺点,就是浮漂翻身太快,子线摆幅太大,这都有利于小杂鱼在中途抢夺饵料。而且用长子线的时候饵料摆动时间过长,饵料不断的雾化很容易造成鱼上浮。不过长子线在搜索水层,钓大鱼,滑鱼的优点更明显。
最后:长子线和短子线是各有各的优点,我相信钓友们看到这里应该心里都有数了。有兴趣的钓友不妨用长子线和短子线来做实验来对比一下,这样就直观的对比才能快速弄懂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钓技才能快速提升。
资深钓友都知道一个潜规则:钓鱼不用药,纯属瞎胡闹。
如果你想在四季钓的时候每次都能爆护的话,不妨试试这种“钓鱼神器”,新手用了也能满载而归,年年有余
爆护高手推荐这种钓鱼神药,钓鱼用2滴,次次爆护,半个鱼塘的鱼聚过来,气的老板都禁用!
目前,很多的鱼塘老板不让人带这种钓鱼小药,怕你把他的鱼都给钓走了。但是,这种小秘密,小编今天偷偷告诉大家,让大家钓鱼有妙招,不用怕钓不到鱼,只要你往饵料里喷一喷,鱼就会自投罗网,不到半天,保管你能够钓到20斤的鱼。
它所有含的一种“神经素”具有奇效,能是在鱼儿没胃口的情况下,闻到它的味道,也会迅速聚窝,抢食凶猛。钓鱼连杆不空军的秘诀就在这里。只是少喝两次酒就能享受到挥杆不断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