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到来,中午气温的攀升,很多钓友都开始选择钓早晚了,那么夏季钓鱼选择早晚钓鱼我们要注意哪些情况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夏季钓鱼“5不钓”的情况。 1、不钓深远 一天中的早晚,详细讲,也就是上午在日照紫外线辐射穿透力对水层还尚未抵达一定强度而使水温迅速上升的10点钟前和下午随着日照紫外线的逐渐减弱使水温又渐渐末尾回落的5点钟后。这两段时间,浅水比深水降温快、增氧快使鱼儿“回头”快。所以,这时分,选择钓位,就不能再钓深、钓远,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 2、不钓新窝 夏季的早晚,虽然鱼儿也很主动,四处游弋寻食,但仍然有它的活动范围和普通规律。即游址和食地。“游址”的去向往来,好似水中的九道十路,即使大小宽窄,“食地”,是经常有人守钓的详细窝点。这里,由于暂时不时地有人投放喂料,渐渐地便成了鱼儿必到的固定“餐馆”。即使中午去了未吃,晚上还会回来。 3、不钓暗穴 “暗穴”,是指有大石暗礁、横木树桩、壕沟坑当、隐草杂物、桥墩石窖这些最容易使鱼儿栖息藏身的地方。但往往也只是冬季和初春时节,鱼才爱群居于此,只需仲春后水温一抵达15℃以上,它们就不会静守这种窝巢而要四处游荡。 4、不钓壁坎 “壁坎”,普通都是在长堰或水库的中段,且两边(或一边)是高岸陡坡。客观存在的理想条件,与盛夏早晚垂钓的科学理念很不相符。首先是水位较深,普通至少在4米以上。而盛夏的早晚,不宜钓这样深的水位;其次,这里很少有水草,藻类浮游生物缺乏,鱼儿不会在此游荡集聚;再次,选择这种位置钓鱼的人,往常寥寥无几,投放饵料很少,没有形成鱼儿习气性来此找吃的“鱼道”。 5、不钓浮水 在上午10点钟前,下午5点钟后,水体中并不缺氧,鱼也不会“上浮”,相反是午时“上浮”的鱼群,又会渐渐“下沉”。这个时分,倘若钓者仍习气性地按“夏钓浮水钩饵悬,落底获鱼少一半”的说法来看法和对待,就难以享用到早晚底钓上鱼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