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有位钓友问:“碰到一条大鱼,又脱钩了,难道是调钓有问题?钓大鱼钓灵,还是钓钝?”。其实很多钓鱼人都有这个疑问,那就是钓大鱼调钓的问题,到底要钓灵,还是要钓钝呢?
有人说:“调钓灵一点,只要有钝口就打”,有钓友说:“调钓钝一些,大鱼吃钩都是吞钩,能够减少跑鱼的几率”,到底哪个方式好?其实不必纠结这些问题!原因很简单。

1、钓灵、所谓的钓灵,也不是很灵,有些钓友在不走水的情况下钓大鱼,一般调钓很高,钓低目,因为钓大鱼的饵团比较大,虽然使用粗尾浮漂,单饵也能压下4目甚至4目以上的浮漂。双钩挂饵,调8目钓3-4目的情况下,饵团在水底的状态为,下钩躺底,上钩贴底,调钓比较灵活。
这么做的原因是,有些钓鱼人中注意力比较集中,调钓又比较灵活,一旦出现2目或者2目以上的钝口就能提竿。但是使用这种调钓方式的钓友,一般比较稳重,即使没有鱼吃钩,眼睛也是顶着浮漂的,不放过浮漂的小动作。

2、钓钝、所谓的钓钝,也不是铅皮躺底,而是调低目钓高目,比如调4目钓3-4目就属于调低钓高。为什么使用这种调钓方式?主要为了降低大鱼的警惕心,让大鱼放心的吃饵。因为饵团在水底的状态为,下钩躺底,上钩也躺底了,调钓还是比较钝的。
有些大鱼吃钩的时候警惕心差,直接一口吞下饵料,这种生口鱼不论是钓灵或者钓钝都可以。但是有些大鱼警惕心强,吃饵的过程中有一个试探的过程,也就是吞吐的过程,如果调钓过灵,在它吞吸的过程中浮漂的动作比较大,这时候提竿很容易跑鱼,因为鱼钩没有挂牢鱼嘴,所以造成跑鱼。如果调钓钝一些,那么这些鱼类在吞吸过程中的小动作就被过滤,只有大钝口,或者黑漂的时候提竿,能够增加中鱼率。

3、不如减少抛竿的频率、其实不管是钓灵,还是钓钝,都不如减少抛竿的频率!因为大鱼的警惕心很强,如果窝点内频繁抛竿、提竿,大鱼很容易受到干扰,从而离开窝点,即使不离开窝点,吃饵的几率也比较小。
因为大鱼之所以能长大,不知道经历多少风吹雨打,不知道逃脱多少多少危险,或许还被鱼钩挂伤过,频繁的抛投很容易让它们受惊,从而不吃钩。建议钓大鱼的饵料粘一些,搓饵大一些,保持5分钟一竿的频率守钓,从而减轻大鱼的警惕心,而不是高频率抛投。

最后:有些钓友之所以钓灵,主要是钓鱼中比较专心不浮躁,一直紧盯浮漂的动作,不放过鱼类的吃口;而有些钓友钓钝,主要为了过滤一些浮漂的小动作,只等大钝口或者黑漂,从而减少跑鱼的几率。其实不管是钓灵还是钓钝,抛竿的频率都不能太快,因为快速的抛投很容易造成大鱼警觉,从而不吃钩,您觉得呢?